close
過年放假難得在家,新聞一直出現的報導「南投好多節」、「博筊比汽車」等,逼的得去想問題!
我們可以不辦活動嗎?
一定要買媒體嗎?還是與媒體合作辦活動?
一定要在長假裡舉辦這麼口味這麼重的活動嗎?
我們無法真的去享受OFF!
地方閒置空間被利用(衛武營)!
地方人潮擠爆了!
媒體與承辦單位高興了!
地方政府毀譽參半!
地方產業的永續性在這時消失了!
我們卻忘了描繪出永續的東西了?
好多節活動的延續在哪裡?火車產業阿?還是南投陶產業阿?還是農產品阿?
一直都避開這些問題,常聽到是有沒有人潮?有沒有報導?
出現了到底在這些活動誰獲利?
地方居民有,但人數不多
週邊或是外來經營者(如攤販..等)有,但只想賺錢
承辦單位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全看其經營者的投入與良心
媒體一定有,穩賺不賠的
從這我們看到很多的思考面向,可以從地方產業的看起、從區域商業看起、從地方觀光角度看起,去觀看地方或是小鎮的發展的趨勢或是作為!
我們要深入看待地方發展!不要硬是加註觀光發展上!還是要看地方的區位與產業!因為我們地方政府、我們的地方產業的顧問太專注於凡事就說觀光會帶來發展,或是把一個成功模式套在每個地方?
我們發生綠島一定要很多人!居民才能活?所以我們就放任機車比人多,民宿的房間比居民的多?
南投集集一定好多節?不能只有三節?
原住民部落一定要觀光?有風味餐廳、有文化產品?忘了如何打獵如何種田了?
一定要進行商圈輔導,地方才有希望?所以我們就出現在田中央發展商圈輔導了!出現在小琉球也要做商圈了!
我看真的要思考一番!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