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5778.JPG  
一杯咖啡的想像
 
我也開了一家咖啡廳,這樣說好像是一種夢想,回想大學時候我一個要好的社團學妹,去了一家東海咖啡廳打工(哪時很知名),讓我第一次接觸了咖啡,我學妹後來嫁給了老闆,如此讓我不知什麼是生活的人,才漸漸知道了咖啡這種東西,否則在我腦海裡只有伯朗咖啡這就是我的品味,但是我還是比較不喜歡哪種喝咖啡的氛圍,後來咖啡的普及,年紀稍長,漸漸喜歡喝咖啡,但是僅限於85度C,或是之後City-cafe,偶而星巴克的本日咖啡,這就是我的品味,為何這樣說呢?因為曾有一位設計前輩,當著我說從喝咖啡就看出你的品味,其實真的如此,對咖啡一無所知,我只知好喝不好喝,但我知道咖啡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去想著咖啡會改變台灣的生活想像與品味嗎?
 
今年去了日本東京,有機會住在東京人居住的社區裡,每天出門讓我感受一個東京人的生活,不像以往住在市中心的星級飯店,讓我見識到日本的生活品味,剛好與台灣有一點相反的發展,居住的飯店周遭有好多的小咖啡廳,一種簡單的咖啡廳,從早上就充滿的顧客,有七十歲的老人、準備上班的女子,有穿著道路施工勞工進出咖啡廳,喝著咖啡準備過著他的一天,看著哪種生活讓我看到是一種城市生活裡的緩慢的態度,不匆忙,喝咖啡卻是一種緩和生活的行為,一種生活化的飲品!
IMG_7595.JPG IMG_7597.JPG IMG_7666.jpgIMG_7654.jpg  IMG_7660.jpg IMG_7663.jpg IMG_7664.JPGIMG_7665.JPG IMG_9769.jpgIMG_9771.jpg IMG_9772.jpgIMG_9834.JPG  
 
今年有機會到美國友人介紹一家咖啡廳,讓我驚豔的是在星巴克林立的美國城市,卻可以有這樣緩慢的城市咖啡廳,讓人看到是一種咖啡文化的緩慢作為而非只是一種流行一種聊天的媒介,從進門就發現其設計就是如此,一種速度不同於星巴克的服務速度,不需說太多話就讓你進入了他所設想的咖啡文化,應該說美國人的咖啡文化本就如此,星巴克只是連鎖下的產物造成的。裝潢如此的簡約典雅,吧檯如此明亮大方,每個人優雅等待咖啡的過程是如此緩慢,但卻有城市上班族期待一天開始的咖啡,也有在店裡優雅準備上班的人,喝著一杯與星巴克一樣的價格,卻多一份人味的咖啡,當你拿著一杯咖啡喝下去的感受,哪種從嘴裡到心理的感受,有別於去星巴克的快速體驗感受,在這個城市看到是林立的星巴克,幾乎任何街角都可以看到,但我看不到充滿烘豆機的咖啡店、看到卻是這種充滿城市咖啡的店,我在想就是咖啡深度文化的產業!
IMG_3017.jpgIMG_3016.jpgIMG_3015.jpg
IMG_2748.JPGIMG_3011.JPGIMG_2750.JPGIMG_2751.JPGIMG_2757.JPGIMG_3006.JPGIMG_3004.JPG IMG_2749.JPG 
 
反觀我們的出發卻是從普及便宜出發,直接掉過生活養成的過程,直接進入便宜普及而衍生的咖啡文化,再來就是各式咖啡單品烘培便宜出發,在這階段漸漸將咖啡更進一步生活普及化,但僅限只是將咖啡原本的價格,凸顯於不同於星巴克的價格,強調同樣的一半的價格卻可以喝到星巴克的機器煮得出的咖啡,不需要去星巴克!演變的過程缺乏的是一種產業生活文化的形成,直接都普及化了,造成了喝咖啡的文化只停留於一些世代的飲品,缺乏世代與族群的普及性。反觀我所觀察的日本的咖啡文化,卻是一種生活化的文化養成,所以林立的咖啡店,充滿著生活的表象,哄豆型咖啡廳多,但不強調用的是星巴克之濃縮咖啡機所做,強調是豆的選擇與烘培,表示其實喝咖啡的感受不一樣,因為生活化,也表示另一種就是咖啡豆的購買的數量(表示在家品嘗咖啡的次數與量),反觀我們卻是甚少。這種發展是因為我們消費的特性與及消費的特性,不如是說是我們在經營的創意與跳躍性造成,人們往往都是一窩蜂(尤其是東方人,華人更是如此)。
多少消費行為都是如此,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有多少創意的店或是經營文化的店與產業,往往都在一兩年內消失或是由盛轉衰!我們看到便利店咖啡賣咖啡不是我們所創,而是日本或是國外已經有了,但是很清楚咖啡文化的差異,就是價錢與體驗的差異,而我們卻是一味強調價錢,忘記一種深刻產業消費文化的養成。在國外便利商店所賣的咖啡就是你自己買一個杯子,去咖啡機按下去,自己動手做,不是像台灣如此一般!這說明了就是體驗的差異,但是我們卻是把體驗給簡化或是省略了,強調就是便宜你也可以體驗咖啡。如此卻把咖啡的技術、文化、產業給都縮少了,只剩下價格!
 
喝杯咖啡到底要多少錢才是合理的體驗呢?個人覺得還是必須回歸專業與文化的養成,若只有看裝潢、只有靠價錢是無法持久的,看到滿街的連鎖咖啡強調的是價錢,忽略文化的養成,就會走入一種短暫的風行,一直期望的在台灣各地不管熱鬧的地區也可以喝到合理價格的咖啡,在偏避的地方也同樣可以喝到合理價格的咖啡,並不是因為你的裝潢、你的機器、你的風景無敵,一杯咖啡就是很貴,而是你的咖啡好喝、有技術、有故事,讓我可以品嚐到一杯我覺得合理的咖啡。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咖啡店,有不同文化、技術層次的咖啡店,哪我覺得咖啡文化家深入在我們的消費裡。
 
這樣的想像可以看得出台灣的咖啡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是值得去深究的,看到日本咖啡店的林立,也看到在城市裡可以喝到不同層次的咖啡,在偏鄉裡也可以喝到讓我驚豔的咖啡,這就是台灣可以發展的的地方,因為我們尚未深入化、普及化,這是很大產業發展區,是想未來的世代他們的養成可能是咖啡文化養成的世代,而非上一代的喝茶文化世代,我們這世代是混雜世代,如此咖啡產業的想像是很大的!充滿著去打拼與發展,絕非是紅海市場,只是我們願不願意去塑造、等待、專業、專一的去做這產業。
 
一家咖啡廳不用太花俏的設計,其重點還是在咖啡本身,而是經營者要傳達的咖啡文化,人員對咖啡的熟悉與熱情,未來一家咖啡廳所要經營不是只有喝咖啡而已,必須加入器具、豆的選擇、烘培的技術、咖啡的知識如此才能持久,不能靠著價錢(不管是低、或高)、空間裝潢、所在風景取勝,如此只有就剩下消費,咖啡不是主體了!不一直跟著流行開咖啡店(如同開文創小店一般),如此只剩下微利了,因為都被經營成本的獲利者賺了(咖啡商、機器商、空間設計、房東等),試問文創小舖所賣的東西我們真的用到嗎?價錢真的符合真實要購買的願付價格,所以最後文創小舖的創業者還是必須靠著接案才能維生。咖啡店亦然,也是如此被店租、咖啡的成本、機械的成本所侵蝕,忙了一年或許只轉達上班族的薪水一般,工作時間都於上班族,又沒有退休金,只剩下被人稱讚咖啡店的老闆而已,回到我常說的做生意要做讓人說你賺的有很文化與品味,也不讓人覺得你很賺錢(其實很賺),不要只留下一種表象的咖啡文化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ai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