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些時候看到某個商圈辦一個匯集五個商圈的活動
看到商圈與商圈結盟
看到是一個特別的組合,有媒體話題
但是我們所結合是地方所要的?!還是有其重要性與急迫性?!還有品牌性嗎?!
在我的所看到的經驗或是日本的商圈操作較少有如此的組合與串聯
這發揮的意義在哪裡?
這只是一種行銷,還是真實合作呢?
一個商圈要擴大要以地理區域還看這件事,一個商圈作好,所創造的產值是較無法去訴說的
兩個商圈要合作(兩個很遠地方的商圈),談何容易。
資源如何分享!重點要放在哪裡!
若是鶯歌與田尾合作是什麼?
區域的整合很重要,在商圈品牌化應該更重要
何謂商圈品牌化
我想應該是從裡到外
最近參加座談會有位長官說
何謂"品牌"就是品質加牌子再加品味
這定義我覺得很貼切
我們過去重於推廣地方與塑造印象給消費者
但我們忽略如何永續、以及品質與品味
未來要的是去做品質與品味的事(M型社會裡或許需要這個,國外旅客或許也是需要這個....)
商圈有不同的等級的標準,也不同的願景,
若你的目標是要做國際或是有品味的話,或許要的不是結盟,而是要品質
若你要的目標是要做台灣的話,或許不是結合大家去辦活動,而是要更強調地方化,文化產業獨一化。
當你品牌化的時候,商圈是可以擴大的而不需結盟
當你品牌化的時候,產業與商業的串聯是可以加速的
但應該要回歸本商圈的體質與它現在的能耐,是否已經是可以做品牌了!
品牌的方向是對的,但是定義、想法、思維有品牌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