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麼多篇的六本木中城的報導,我們看到很多想法
做景觀看到有做景觀的想法,
做空間建築有做空間建築的想法,
作業種規劃有業種規劃的想法,
但是這種計畫會是誰做呢?
我在想這應該是一家整合規劃的公司所做的吧!
這家公司要具備建築、都市更新、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藝術、行銷等專業的總和
發現幾個觀念在裡面
土地當做載體的文化創意產業
概念就是利用各式載體去呈現不同創意輸出
如音樂利用CD當做載體,但卻可以呈現不同的東西且產生產值
如書也是一種載體,可以發展出不同的題材如哈利波特
如電影也是一種載體等,不是設計產業才是文化創意產業這應該是錯的說法吧!
在這裡我個人的看法是日本把中城這塊土地或應該說把六本木當做一個載體去讓創意設計的去發揮
利用三塊空間做出完整的呈現
我們看到再一個小小的區域內有三個重要的開發案(國立新美術館、中城、六本木森)
也有三個重要的博物館(國立新美術館、三多利美術館、森美術館)
將創意者在這個區域盡情的發揮與創意輸出
透過每一位設計師的才幹、技術、創意的發揮,總和所有的創意也創造出財富、就業、地區更新
我想這應該也可以說是文創產業吧!
品牌與名牌行銷最佳範例
在這區域我們看到品牌的重要性
一推出來就是要是品牌,如同我們101,沒有人可以取代的
名牌重要性:各類建築或是設計的名牌如黑川紀章的國立新美術館、安藤忠雄與隈研吾的中城、hills的村上隆等
每個都是一代大師,在創意產業裡都是品牌與名牌,
這無疑已經將這個區域提升到另一境界了
台場因為彩虹大橋而出名,但是六本木這個區域不是因為景觀而已,而是因為品牌、名牌、文化創意而出名
創意與文化極大化
創意極大化的展現
結合了數十位的創意大師,將創意發揮到極大化
文化極大化展現
結合歷史、文化、傳統、消費型態、現代生活型態,是一種文化混搭與融合極大化的表現,
創造了美學、設計、美食、生活、藝術的一個超體驗地區。
我們可以來看我們自己的官方版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 係指源自於創意與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生成與運用,有潛力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昇的活動。"
官方版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
"在於文化創意的生成(Culture and Creative Production ) ,而其發展關鍵在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造性與文化特殊性。"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中城地區,好像符合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中城來自創意與文化積累,創意大師與傳統文化的累積透過不同生成與運用,
創造出財富(有數百萬的人到這裡)、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都市更新與更新經濟),提昇生活環境(公園、公共藝術、美術館)
我們所強調的核心價值再中城或是六本木所展現已經是國際競爭力的創造性與文化特殊性的價值了
看到其實我們都知道,但為什麼我們仍停留於設計,其實不是"文化創意產業"
我看到的趨勢或是想法
- 文化創意有可以以土地為載體,不限於我們所認定的
- 城市行銷需要名牌,不要再去買媒體了,不要搞煙火式活動
- 博物館不只有扮演教育功能,其實可以振興區域經濟
- 一個大師可以帶動一個地方的發展,我們要培養大師或藉借大師之力行銷地方
- 設計者不要侷限於設計,要借重產業、企劃、行銷的專材才會完整!
- 消費的趨勢就是要創造美感與學習
- 我們要創造人口結構的消費模式
我的感觸
我們往往知道定義但是我們卻未去遵照定義,
我們往往都是只做表面而忘了定義,
我們都在喊口號,但忘了定義!
我們一直在喊品牌,但是我們真的知道何謂"品牌"兩字,
我們一直忘了定義其實說的很清楚,但是我們仍堅持自以為的專業,
我們常常喊完口號了,就跑掉了,結果也沒人知道定義!
我們侷限實體的定義與專業的侷限,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很專業
但是每個人都有專業之堅持,
忘了其實要的是定義清楚,且要有包容與整合力,去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