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一位前業主聊到這島國的活動
我們可以一天好幾場記者會
島國活動可以客庄十二什麼節慶
可以觀光特產什麼展
可以一次好個地方再跨年
可以有好多的花火節
可以好多多的活動
今天經過市政我們看到市政府的牆壁上寫著距離花博還有365天
好多多的活動
我們有想到可以提升多少的GDP?
可以增加多少的觀光客(是台北的呢?還是國際的?)
我也不清楚,但清楚的是效果有限,只是滿足島國的領導吧了
活動一個就夠了
地方也是一個就夠了
大活動動輒就好幾千萬,一天或是數月就燒完了
但是又給我們島國的人民帶來什麼?
過去我們需要活動的慰藉!
但有新的東西給我們慰藉嗎?
放煙火可以帶來多少收入,只有哪一晚的附近的餐廳、小吃
但是有帶動相關聯的的提昇?
帶動什麼?
也不清楚,這個島國的人真的好喜歡活動
我也是這活動的小小受益者
覺得活動的目的讓人認識所在的地方與內容,要有發酵與延續
哪活動才有意義吧!
煙火節放完後你會再去哪裡嗎?(不是放煙火不好,只是要知道位何要放,如何達到效益)
島國的活動要思考的是集中焦點,放寬人民辦活動的限制
島國政府的錢要放在重點上,不是在通通有獎,這就好像灑一堆石頭到池塘與丟一顆大石頭的效果與延續誰比較久
大活動要有國際視野(1千萬以上的活動)應該要有,否則不要辦,讓人去參觀的活動就可以提升某某文化嗎?
小活動要開放給民眾自由辦理,不要人民要錢就補助,這是無助哪活動可以永續的ㄚ!
人民沒有錢就要辦活動,哪要去思考如何去募款,募款對象不是只有政府,若人民自己拿錢出來,這些人會好好思想如何去配合,如何去花,如何珍惜,也知道如何去做
有這種想法的地方自然活動越多,去的人就越多,哪收入就會越好;不想出錢的地方,就不要辦活動嗎?一定照顧所有嗎?
但我們島國不敢如此做阿!因為這個島國要選舉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