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去京都、大阪、神戶已經去了哪麼多次,有何為何要再去呢?我的觀察經驗已經改變了,以前會珍惜時間盡可能把地區認真跑完與看完,但我現在總是會習慣去我曾經去哪裡的地方,因為心中總有幾個想法
1. 希望好地方總要讓更多人去認識,或許他看了他會有所想像,對他的經營或是想法有幫助,總是推薦人去哪些地方
2. 想去看一下是否有所改變,這是去日本與其他地方叫不一樣的地方,也一次一次將哪個地方向裡拼湊出來,好像拼圖般一樣一塊一塊拼出來,這一次去清水寺就是好像把清水地區商圈的細節透過去三次把他拼出來了,去嵐山坐火車,從龜岡做了三次,停了不同車站,這一次從嵐山坐回龜岡,很特別的坐法,也讓我拼出嵐山的整個拼圖了。
3. 觀察的東西不再一樣了,過去會去看表面的,一次一次的去同一地方,總是會想看不一樣的地方,看到他們經營模式的變化與改變,看到他們因應大陸大量遊客的轉變經營方法,藥妝店增加會說中文的人,也看到街道經營裡居然結合電影展去撥放電影等。
4. 想想為甚麼?金閣寺從未改變,但遊客仍然很多,看到維護仍然很棒,這一次我看到他們的維護的扎實,沒有一絲的破舊,看到是一種維護與堅持,不應遊客多寡,但卻有一種細節的講就
5. 布引香草園是這一次我想去看的,也是神戶的拼圖之一,我看市政府經營的用心,坐纜車上去,可以看到神戶的全市的鳥瞰圖,從上面走下來看到很多園藝的佈置,看到市政府經營的用心,不是只有蓋覽車,而是連同遊客與市民如何透過覽車去欣賞一個花園與城市的美,哪會賺錢嗎?我想應該是打平就可以,因為市政府經營的角度,他是要帶入經濟發展的機制。看到我們的貓空好像少一點哪一種規劃的,就是遊客如何讓他感受哪裡的美與感受城市的美,好像只有推廣哪裡,卻沒有一個主題與內容,神戶布引整體的概念值得我們學習
上段是在飛往名古屋時所寫的京都神戶之行,後段是從名古屋飛往台北的飛機上所寫的
第一次來到日本所謂的四級城市歧阜市應該是歧阜縣的縣府市,歧阜縣是以觀光為主它有著名的高山市、白川鄉合掌村,很少我們會去歧阜市因為他沒有特別的景點,來到這裡本想要去名古屋,但由於展售的因素造成時間無法成行,但也讓我靜靜體會這裡的人,透過一個apec展售會讓我對日本有新的一種的看法。
來展售會有八成是老人或是退休者,有一成五左右是親子家庭,僅有0.5成的是年輕人來展售會,這與我們的展售預期與現況差很多的主因,也凸顯日本老人社會的現象;在晚上路上的真的不多,大概只有大阪的1成不到,讓我很不能適應這裡路上的日本人,這裡有一種慢活、舒服的感受,空氣、馬路、人行道都好乾淨,走在人行道上是一種慢的感受,很少有這種日本感覺,買東西不須排隊,吃東西也不須排隊,感受這裡的慢與從容,相較於我們而言。有幾個想法。
1. 這麼慢與這麼小的地方,也是有很多居酒屋這讓我很難想像(市場有這麼大嗎?),我想這就是日本的文化,一種舒壓與聊天的文化,不管連鎖、小館、或是路邊攤都是高朋滿座(只要是好天氣),這種現象我們也可以朝向是如此,我想這市場應該很大,可以再發揮發揮,就是哪一種舒壓的文化。
2. 老人的市場我們應該也要開始注意了,我們消費主力應該是50歲左右,因為我們老一輩節儉不敢花,50左右的世代他們帶動台灣的經濟也存夠了錢,如何讓他願意花錢應該一個可以發展的市場,可以開發的有
A.有深度的旅遊市場可以開發(我覺得台灣真的很少企劃這種行程),
B.有體驗異國文化又超越台灣的東西與產品也可以開發(我發現他們日本老人家喜歡我們的琉璃珠、竹藝、玻璃),因為他們有,但是日本不是這樣作法,以及創意的開發,我們賣得特別好,他們有說我們作法與呈現不一樣,他們馬上掏錢就買。
3. 他們已經不再辦理伴手禮票選,他們食品協會結合貿易單位,而是辦一個美國人喜歡十大伴手禮,透過十位左右的美國專家,針對不同標準選出符合美國口味的食品伴手禮,很特別的行銷手法與推薦制度,我想不僅給廠商更高的榮譽感,也讓針對美國人一種行銷手法,我想我們針對日本或是大陸應該可以使用相同手法,哪去參加展售會會不僅有話題,名人推薦,以及刺激當地市場的開拓,或許比我們很多伴手禮更有說服力。
4. 資訊取得的拓展我們真的要更多,在飯店裡有資訊提醒附近餐廳,去車站有哪些提供附近的餐廳資訊、購物資訊,我們好像都把所有資訊放在一起,日本的資訊每個地方都可以取得,且不管是手機、上網、紙張均可以迅速取得,非常便利,試問你出捷運站可以取得附近餐廳的分布嗎?出火車站可以取得嗎?我們真的很少,因為我們的捷運公司、或是街道或是鐵路局覺得這是不必要花的錢,但我們卻又拼命在發展資訊運用,且我們並不覺得要花這種資訊傳達的錢,應該要先教育或是示範一區,讓其他人知道這是完整的一套,不是只有建構,缺乏經營或是單獨一種方式,是多分類式、多工具的資訊行銷手法。
今年密集來到日本,與不同人去感受相同、不同的地區,或許我們常想哪地方我去了,哪地方不用再去了,還是一樣,我想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再去哪裡看不看他有沒有改變,另一種就是說哪地方還有甚麼需要幫忙的,這應該就是我為什麼一直作同一地方與一直去日本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