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世界另一端的茅草屋

 

生平去了第一趟的歐洲,看了很多的教堂與老街,印象深刻卻是在最後一天去了羊角村,讓我驚艷是在地球另一端也有茅草屋,這不是日本的獨有的遺產,也看到不同東方風格的建築形式,充滿一種寧靜且簡約的小鎮。

透過遊船讓我在最短時間看完這一個小鎮,不同形式的建築在搭配著茅草屋頂,充滿著一種現代與古代的混搭風格,經由溝渠的串聯成一幅有水、有綠、有設計的景色

P1130115.JPG P1130131.JPG P1130132.jpg P1130133.jpg P1130135.JPG P1130136.JPG P1130152.JPG P1130157.JPG P1130162.JPG P1130164.JPG P1130169.JPG P1130171.JPG P1130172.JPG P1130176.JPG P1130182.JPG  

在一個濕地上建構的古老小鎮,每個建築幾乎靠著小船作為聯外道路,在透過彼此的橋連結彼此的鄰居的通道,並透過政府的規範彼此的建築風格,窗戶的顏色、屋頂的保存、戶外的花園生活風格,讓我看到一個不同我印象中的荷蘭與比利時,古老中有著現代的設計與生活形態的展現,完全與看到的教堂、古老石板街道、市政廳廣場、戶外咖啡不一樣。

P1120757.jpg P1120778.JPG P1120784.jpg P1120796.JPG P1120974.JPG P1130018.JPG  

看到不是將這一景色複製到我們的生活裡?而是一種現代與古老的設計與風格的看見。我們強調的古老的街道,但我們去停留與古老強調的保存,灌輸的保存的重要,忘了生活素養與美學的養成;強調設計的時尚卻忘了古老的風格的導入,所以我們看到的一種抄襲或是傳統的衝突與堅持。

生活風格的養成是重要的,我們可以複製建築、產品、庭園,但我們無法複製風格的養成,政府需要去增加這種的培養,此時不做就讓喪失我們的競爭力了,我們與大陸不同與差距就在這裡,若不拉大此優勢,過不了多久我們將無法再讓大陸所羨慕,去了的老街、老鎮、日月潭、與大陸差在哪裡?可以比嗎?其實無法比,我能比的就是我們生活風格所展現的文化與美學,這是無法抄襲的啦,在平心而論我們與大陸這些地方有不同嗎?其實所表現都是如此,所以我們的領導者不要在數字打轉了!而是我們的素養如何提升?創造更多的風格,辦了花博後我們每個花卉消費力有提升嗎?我們每個人的家裡有多少支花與花園呢?同樣的疑問也在設計大展裡?聰明的領導者不是在那數字啦?而是人民內涵的數字是否可以真實展示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ai911 的頭像
    tsai911

    雅比斯的疆界

    tsai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