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學的回憶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因學生是純真的時代,是沒有升學壓力的歲月,所以每個都會記得他的小學。
在十幾年前,人口成長預估是成長的,且是爆炸的,但到如今確是一個少子化的年代,加上都市極大化發展,造成鄉村空洞化,也改變鄉村人口結構
我看到大地藝術祭北川先生,有看到這個問題,透過一個廢棄小學的使用,讓鄉村增添回憶的想像,每天看到小學廢棄心裡的想像應是不好的,因為老人家很清楚瞭解這地方終究沒有未來,小學的廢棄代表着人口的消失,以及活力的消失!利用小學使用,他們利用不同使用方式,喚醒村民對小學的情感,不同展現方式,卻展現小學被使用的榮譽感,以及對未來的期望與盼望!
介紹三種小學的展現方式
 
一、真實小學故事藝術展現
一個廢棄小學最後三個學生的故事,透過繪本藝術家的創作,讓這故事充滿有趣,讓人想問這三個小孩目前的狀況,讓人走完心裡的一種喜悅與難過從心而生!喜悅是學校透過藝術家而讓這小學有了回憶的生命;難過的是讓人不禁傷感小學最後的命運人就要廢棄!
創作者透過鄉村的廢木、種子、創作各類的展示內容。
IMG_0192.JPGP8170340.JPG
IMG_0122.JPGP1130446P1130447P1130448P1130449P8170343.JPG
  
P1060635.JPGP1060653.JPG P1060669.JPGP1060671.JPG P1060678.JPGP1130451
P1130445P1060636.JPG
 
P1130453P1130457P1130459P1130461P1130462
P1130460IMG_1631P1130489
 
二、國際大師創作藝術展現
當一個小學的廢棄遇到一位國際策展大師,其作品以探討生命為主題,議題都偏向探討死亡的議題與展示方式,讓我感受到其展示方式的沈重,不驚讓我感受村民的認同?但詢問村民志工後讓我感受到是我們多慮了!老志工回答說:看到學校被使用就非常興奮,而且他們也知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所以他們都欣然接受提供協助,主要在活動期間擔任志工!藝術自由發揮他的展示議題與方式,村民勇於接受與參與,這是一種接受,不是一種拒絕!村民最大喜悅就是看到學校重新被使用,並沒有因此被拆除,因為他們可以看到使用,就有記憶的產生,就有一種參與與回憶!藝術家的自由創作,也造就這間小學的使用,讓民眾可以透過此作品探討生命的議題,也可以到這小學感受村民的參與,我想這小學與村民從未想到會這樣的被使用,也使這學校有了新的想像!
IMAG0994IMAG0993
  
P1060801.JPGIMG_1921
 
IMG_1922IMG_1933
 
P1140143P1140147
 
 IMG_1936 IMG_1937IMG_1939 IMG_1944     IMG_1938 IMG_1939 IMG_1942    IMG_1947
 
三、踏實鄉村議題藝術展現
透過議題討論把整個小學給改了!探討鄉村的議題舉凡說人口結構、水、或是農業等,在小學期探討議題最接近人的議題就是“土”,徹底讓我看到執行單位用心與創意、從入口就感受土的感覺、從旗座也感受土的意象,進去就要換鞋,整個教室鋪滿了土與木屑,讓我進入土裡的感覺,所以此館稱之土撥鼠館。各類用土展示的方式與呈現,從視覺、觸覺感受土的溫度與內容。不同展示方式卻同時展示出土壤的特色與要說的議題!看到是一個清楚的議題透過不同展示方式(不同藝術家),卻可以被整合在一起,卻如此融合與展現,這就是執行單位的創意、整合的能力了!
 
 P1130914  P1130917 P1130919 P1130967P1130916 P1130920P1130923 P1130926P1130924P1130933P1130956P1130957P1130961P1130965   P1130921  P1130941P1130947
 
 
看到不同藝術展演的方式,對於學校的使用也不一樣,到看到居民是同樣的喜樂與認同,因為他們在十幾年看到小學的廢棄,如今卻可以使用並可以讓全日本與世界看到自己的學校,應該是一種榮譽感,不管策展內容如何!縱使只有使用兩個月(在新瀉縣只有六個月可以外出,其餘雪季),能被使用就是一種興奮!多珍惜的感受阿!小學決不能用地價的價值去看待!他是具備社區的記憶、縱使畢業已離開了!但是那記憶就永遠存在!這應該是居民為什麼可以接受與樂於參與的熠熠罷!
 
回頭來看一下我們政府廢棄小學的使用方式:
 
還有一百多位小朋友就想廢棄了?一個市長完全忽略社區的記憶感!還找了說要小學整合!就算是哪一定要把這抹去嗎?一直想問為官者都不說真話了嗎?
我們只有公共工程使用的思維,所以把廢棄小學的使用都落入於環境整理與建築改造,失去對居民的回憶想像與參與感!只是創造另一個美美的建築物或是公園
 
沒有參與與回憶的空間利用(這哪我就想到OT、就想到創意使用競賽),所以失去管理意願了這些想法完全是天上掉下來創意是無法長久,其實被使用也不一定要賦與行銷經營有時記憶的喚起或許也是一種使用,要不然就有可能從廢棄小學有變到另一個蚊子小學或是公園,居民仍舊無法回到記憶裡!
要不然就想把他利用成職業訓練基地,想想好像也對,但居民的想像與記憶好像就少了!
 
我的想像
當我們要利用廢棄小學時,要整體去考量結合當地的“抓地力”(就是當地的故事、居民回憶、使用內容),不是找一個名建築師或是你沒有去溝通的做,當日本要去做時,他們讓居民瞭解藝術家的背景、做個的作品,也讓居民上了一課美學課程,才開始做!
在上位者看到廢棄小學你的想法是什麼?其實這很重要,沒有記憶感去做這件事情是會失去感動的!我們不能只看到空間而沒有記憶!哪就沒有感覺去做這件事情,廢棄小學不是一個閑置空間的看待而已,應該有更多的鄉村議題與回憶要去照顧,讓利用可以成為認同、成為榮譽感,就算使用成功哪也就只有商業模式!只有一些人賺到錢,讓更多瞞著回憶老去,一點人味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ai911 的頭像
    tsai911

    雅比斯的疆界

    tsai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