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終於來到大家說的瀨戶內海藝術季,未看完全貌去了幾個知名的打卡點,從直島到豐島,行程其實真的很敢,無法看完全貌,看了建築的語彙、多於藝術展演的作品,多了一些建築的感受,或許對安藤的崇拜,早在多年前就感受到,讓我少了一點的悸動,卻對直島與豐島多了些自然與環境感受,若沒有這些美術館規劃進駐,這時將會如何?多了這些美術館又有什麼反應呢?其實還是缺乏一些產業的根植,但卻多了國際的視野,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產業還是主要根植於觀光產業的發展,其原有的一級、二級卻仍停留於過去,這也不是藝術祭、這些美術館的責任,應該是誰的責任,其實我覺得藝術祭的發展,不是地方創生,少了產業的突破與延續,就停留於觀光的體驗等關聯產業,而創造消費的可能卻僅限紀念品的延伸,非正面去討論商業如何活絡,但也想想辦這藝術祭、這些美術館的經營,本意本來就不是要地方創生,而是一種透過藝術行銷策略帶動本身的美術館等收入,也豐富島上的藝術呈現!

我在2019來到這裡瀨戶,但我只看了兩個島無法看到全貌,或許只是我的經驗告訴我在前段的想法,這是我從去年從瀨戶回來在飛機上所寫上的一段話,之後我參與兩場藝術季,一場很大,一場卻是很小,當我們花了很多錢時,卻無法掌控很多狀況,且都是摸索的進行,無經驗可言,無可厚非的我們真的很急就章,當急就章時其實更應該謙卑地去看待,而非只有誰對誰錯,真的無法想像我們的藝術季真的差很多,我們要的是什麼?有太多的目的了,故無法盡情的去做,牽絆很多,美學的偏執也很多,當藝術多目的時,或許就無法超越了!曾經期待藝術季可以作為產業的呈現與策略做法,但經過很多年的參與我漸漸發現,真的有點一廂情願,也把日本的大地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看得太表面,當我只去一次我會覺得,當我去了好幾次後我漸漸發現其實不是如此!

而是一種地方生活的參與、一種美學的養成、一種在地生活價值的重現、一種人生存的價值再現、很多的是已不再只有產值、觀光等,老屋、學校再使用不是只有使用,而是一種記憶不消失的保存,我們或許停留在這種層次嗎?演變的過程是需要看需求的!多樣貌的場域的使用,是因為地方人漸漸的信任,而呈現更多元的使用,而非用一種指派、或是限制的場域去使用,我們還差很多,但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嗎?一味的抄襲,一味使用難怪哪位日本大師策展人越來越看不起台灣的做法了!

這兩年也把藝術祭策展的方式轉移到燈會、設計展,當我們如此做時,到底在凸顯什麼事,回到歷史為什麼要扮設計展、為什麼要有台灣燈會,哪一個設計產業的展演與趨勢到哪裡了!?哪種每年設計態度與精神到哪裡了?!哪種何謂燈會的傳統意味到哪裡?或許我我們在重新塑造一種新的精神?或許我們在重建另一種產業?但回到歷史時,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只是一種策展?還是一種產業?哪是一種傳統文化?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我沒有說誰對誰錯?我總是喜歡看看歷史,看看起心動念的重點?不是錢越來越多,但精神、起心動念的目的卻忘了!從瀨戶到台灣在這半年多感受很深,我們到底要成就誰?還是給這地方給什麼?只有回首時才可以看出未來要做什麼!只有起初的心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ai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