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7日專電)
...........
歐巴馬強調,如果美國不甘屈居第二名,就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是完成金融改革。絕不能再讓那些金融機構再拿老百姓的存款,去進行投機、威脅美國的經濟。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7日專電)
...........
歐巴馬強調,如果美國不甘屈居第二名,就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是完成金融改革。絕不能再讓那些金融機構再拿老百姓的存款,去進行投機、威脅美國的經濟。
今天早上科長告訴"我的一畝田"的活動或是計畫,讓我想到前年看到一個大地藝術祭的資料,讓我很驚豔,心想一定要想辦法去,
去年終於去了參加2009最新的大地藝術祭,看到一些東西也訪問她們的構思,看了很感傷也很感動,台灣可以做嗎?我們要如何做呢?
企業去認養一片稻田,如同穀東一般,但是又有多少土地要去做呢?,又有多少土地在耕種呢?讓我介紹一下大地藝術祭
網址:http://www.echigo-tsumari.jp/2009/index.html
前些時候到了台中烏日,一出烏日站就看到雲林縣政府做了一個特產展售的佈置
非常特別以西螺大橋當作意象,設計儉約且大方,看到是經過包裝與評選的雲林特產
非常精緻,聽說是臨時展售的位置,位置非常好,原本以為只是一個展示的Show room
轉過身看到其實是一種她們嚴選的宣傳,其實我看到她們自己已嚴選的標準去做,在宣傳她們的嚴選標準
在飛機上平靜安穩下看一部,片名是「美味關係」,以我的專業說一部部落格的成功案例;以一位丈夫而言,讓我體會要如何做一個好體貼的丈夫;以一位基督徒而言,讓我看到信心與永不放棄的態度,上述是我看完的感受!
人生要如何過?生命要如何過?
人生與生命有何差別呢?她們是同義字嗎?
星期五聽到澎湖博弈沒有過,思想過政府為這議題花了多少錢呢?有多少的人力資源投入?公投這件事有多少人力與物力的投入?
結果回到到了原點了!有人說公投未過人民當家做主,這件是事情有需要花這麼多錢與時間?其實我覺得沒有是贏家,因為我們的決策是出問題的
賭不賭是一種價值觀的決定,不需要做任何可行性分析,還有民意調查吧!或是公投!完全取決一位領袖的決定!
要賭就往賭的方向去做萬全的準備,不賭就往不賭的方向去做萬全的準備,人民可以接受的!
訪小布施町(去了三次),這次見學六次產業中心的過程,仔細看到六次產業中心的經營
我們看到農業的經營可以朝向新的可能性
在想台灣的農業應該也是清楚此事,但是我們總是無法去完成
所謂六次產業就是
在最後一天我終於看了海角七號,有一點要把記憶放在2008年
記得剛上映時,我同事在看完後打給我說一定要去看海角七號,
我沒有感覺,但是當我看了他的介紹與她拍攝的過程,以及金馬獎後,忽然有一種一定要去的衝動
終於在最後一天的凌晨我終於看了這部片子,或許已累積許多的資訊,說真的我感受到導演要說的故事與表達的事
我們舉辦一場小型的體驗假期的活動,感受田尾的產業與特色
看到一場組織的小型動員與讓參予者感受到不同以往的特色
我們讓遊客感受到
經典的體驗:庭園造景、藝術盆栽、切花、台糖蒸氣五分車
喜歡工作假期嗎?
可以先來輕鬆的農村體驗假期,請各位廣為宣傳
中部與南部可以報名,直接前往可享優惠
如何做一個卓越人是大家都應有的想法?!
有人可能覺得我又不升官、又沒多領薪水我與世無爭,我只要過一生的平淡,我為什麼要卓越?
這問題常常問著很多人,我想做任何事應該都要追求卓越在鄉下地方,在城市裡都要有卓越的活著才對!
如何做卓越的人呢?
最近常常搭乘高鐵與台鐵,看到台鐵的車站有很新也有很舊的
在很小的地方的車站都好新喔(如大村、鶯歌等)
反而向彰化站與高雄站的月台都很老,讓我有一點反差的感覺
有月台的販售亭、有日式月台棚架、但有很水泥的車站
堅持、轉換、歸零這三個關鍵字,在我的人生中一直在迴盪與選擇裡,
很多事情想要堅持,但是現實無法
很多事情想要轉換,但是時機不對
很多時候想要歸零,但過去的付出努力呢?
前些時候與田尾商圈的去觀摩一下到了平溪,從菁桐到平溪到十分,我一直在想品牌商圈要做什麼?
平溪人跟我聊,她們要的不多,只要這裡環境好, 我們可以在平溪好好地生活,
這麼一說,我想的更久了!
我看到甚少的商業設施與環境改善的部份,就商圈的標準來說,或許需要再提昇,但我想這對平溪而言好像不是她們要的。
參加一場工藝品牌的計畫,充滿諸多的矛盾與想法
對工藝師的定位與願景發展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在激盪著
是要他成為個人工藝大師呢?還是要成為一個工藝製作品牌公司呢?
這困惱著我從南投回到台北的路上,也一直激盪我這幾年看過也想過很多事情
很多人問我妳們這麼小如何去贏人家
很多問我地方特色產業如何去贏人家
有句話說若點餐後,六分鐘沒有上菜或是讓顧客滿意的服務時,應該會被扣分或是列入服務不佳的廠商與店面
陸客這個名詞陷在在台灣要票選十大名詞,應該是前十名吧!
這是台灣觀光市場的救命丹嗎?
被政府或是媒體說成是台灣經濟重新起飛的重要手段或是策略
當然是一個救命丹,但到底是救到誰,我們好像很少去想個問題
最近看一本書教人如何在困難走出來(書裡稱之為低谷)?如何從低谷邁向高峰
社會有很多篩選機制,讓社會頂尖的人突出
好像我們常常會遇到阻礙或是困難或是心情低落
我們選擇是堅持下去,還是提早放棄?這是一件很耐人思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