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轉換、歸零這三個關鍵字,在我的人生中一直在迴盪與選擇裡,
很多事情想要堅持,但是現實無法
很多事情想要轉換,但是時機不對
很多時候想要歸零,但過去的付出努力呢?
- Oct 23 Thu 2014 22:37
堅持、轉換、歸零的深刻想像
- Oct 23 Thu 2014 22:32
做一個感動Player!
顧問這兩個字就讓我很反感,好像一直一直在顧在問!
我們社會有太多的資訊了,所以我們都是資訊收集者,
顧問就好像是資訊收集比較快,產出的東西就是資訊再加以重新分析而出的建議評論還有上課!
缺少行動力!
- Oct 23 Thu 2014 22:30
做一個讓人感動的人吧!
昨天的創意投標的國際產業又沒拿到了!
大家都說提的不錯,我簡報完就說了"現在是比大小的時候了"
果真一語成懺,可是我想一點激動與不爽,回去之後想了一想,應該再重新思索與給自己更多力量!
最近看了一些書(因為要競標),讓我有一點點的感觸與啟發
- Sep 05 Fri 2014 09:16
社區產業-六次產業的觀點
我們常常在想產業的等級,因為產業有了現代新觀念,我們台灣也創造很多新名詞(四級產業、創意生活產業等),在社區產業或是新的產業裡,我覺得有一種產業分級,•就是六級產業(一級×二級×三級之產業)
我希望把這種定義放在社區產業或是特色產業,或許更清楚看到何謂社區產業或是特色產業的永續。
- Jul 07 Mon 2014 10:16
地方發展的想像-台東
台東這裡的具備多元的文化特質,具備著音樂、藝術、豐富的地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的頭人(台語)是這樣認為,這是大家都看的到,所以就有南島文化節(裡面有木雕創作;有音樂會等);也有馬卡巴嗨(豐年祭與美食)這些就是從大家所看的,去衍生出來的活動
但總是少了一點產業鏈與大眾的共鳴,也無法持續去凸顯,因為他少了一點社會的認同與故事,我們總不能每次都靠阿妹,每次都靠明星吧!且也少一點國際視野,因為我們一直把我們當作是後山
大家忽略我們是面對太平洋,若要往世界去我們是第一個出發的吧!
我們要如何去接軌這些推薦與連結其實應該要思考一下,要思考若他們不再推薦或是當熱度過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從原處出發去思考會比較有趣,記住從原處去想
- Jul 07 Mon 2014 10:08
新的聚落發展的省思
- Jan 21 Tue 2014 10:14
新的聚落發展的省思
- Jan 21 Tue 2014 07:43
志工工作假期的新想像
- Feb 15 Fri 2013 15:19
大地藝術祭的想像(七):人的想像
這是一系列想像的最後一篇,我想用人的想像來說藝術祭的最後感覺,本人去兩屆,也與當地單位交流,前後觀察兩屆,讓我對新瀉“越後妻有”地區有新的認識、對此執行單位有不同看法、對社區有深入地觀察,
或許我寫的沒有其他人觀察所看到的,用我的角度看藝術祭裡人的想像。
日本歷經20多年的經濟衰落,歷經城鄉差距、空洞化但卻仍舊如此舉辦藝術祭,這是2000年開始的,這是日本在最差的年代的產物,看出他們的思考反思與行動去看待日本世代對他們社會的議題,以及如何去凸顯與探討。
- Feb 15 Fri 2013 15:08
大地藝術祭的想像(六):產品的想像
去了兩屆的藝術祭產品沒有多大變化,大致分為三類:大會徵選改造的地方特色商品、設計師的產品、大會開發紀念品與書籍。到販賣的店就是看到很多人在買,這些商品在藝術祭消售金額約有一億日幣。收入也可觀,看出在這些商品的開發裡有幾個面向:
- Feb 15 Fri 2013 15:03
大地藝術祭的想像(五):餐廳的想像
大地藝術祭的餐食就利用鄉下有的生產的東西與人力適度的轉化一個適度的餐食。
現在台灣也非常流行地方餐食:
一種是有非常反差的高級餐點,宜蘭縣就出現很多類似的做法,也看到花東出現類似的形態。
另一種作非常在地文化的風味餐,今年我有機會做了花東海岸的計畫,發現整個沿線都是風味餐,一直到台東的山上也是如此!
- Feb 15 Fri 2013 14:56
大地藝術祭的想像(四):家屋的想像
在新瀉縣閑置的家屋(空房)很多,但卻把這些家屋用的很有主題與特色,家屋的使用要面臨的問題應該很多,可能找不到人、還有觀念的導入讓主人要接受也是一種溝通的挑戰,在藝術祭裡我看到他們使用的創意與內容,也創造多元的使用,不是展覽而已,而是有主題與使用的考量。
想想我們在使用這些閑置的空間時,好像無法向他們來的多樣與接受,我們所想的都會在考量財務、誰來經營等。太多的考量反而忘了當地的看待,而是一直在想要如何地用?忘了參與與教育的過程。
- Feb 15 Fri 2013 14:46
大地藝術祭的想像(三)公共工程的新思維參與
去兩次到第二年才漸漸去思考利用很多原本要坐公共工程的預算如何去參與藝術季的方式,也佩服北川先生的開放思維與說服力,我想全世界的公部門都有所謂的發包方式與規定,但要勇於突破或是整合一起如何成就一個計劃就是大工程,所以我們看到花博硬體的唐突與非一致地做為,但卻在日本新瀉縣看出也可以這樣參與活動的!思索在台灣可行嗎?還是主政者可以四年來看其公共工程,或許四年後就可以舉辦一場藝術祭也不一定,但是我們的Leader從未認真思考這一點或是整體感!
- Feb 15 Fri 2013 14:31
大地藝術祭的想像(二):一個小學想像
在十幾年前,人口成長預估是成長的,且是爆炸的,但到如今確是一個少子化的年代,加上都市極大化發展,造成鄉村空洞化,也改變鄉村人口結構
- Feb 15 Fri 2013 14:20
大地藝術祭的想像(一)
日本大地藝術祭漸漸受到台灣專業與關心者的注意了,也聽到學習大地藝術祭的精神與做法,在日本有一位同行者問我說“他們辦了五屆了,青年人與產業有回流與提升嗎?”我回答說說應該沒有,因為這是經濟產業結構的問題!但為什麼他做了五屆了?哪我們看到是什麼?沒去過的人說要效法他!到底要效法什麼?我們可以嗎?我們可以做到?要學習什麼?
- Sep 12 Wed 2012 10:18
你的未來我全包了!
好久沒有去看電影,好久沒有與對的人去看電影了!每次都在飛機上看電影,每次都被感動想哭!好像年紀到了就如此輕易感傷與被感動!
- Aug 30 Thu 2012 06:35
母校被廢的省思-明倫國小的廢校
去日本看了大地藝祭兩次,看了繪本小學兩次,讓我想到之前的明倫國小要廢校的事情,雖說是併校,讓我這個校友必須寫一下我的想法,在看藝術祭時一直激盪着我。
- Aug 02 Thu 2012 08:29
部落發展想像
最近看到嚴長壽先生發表部落發展觀光的看法,以及原住民主委說要發展小農概念的部落經濟的看法
- Nov 15 Tue 2011 09:35
在世界另一端的茅草屋
在世界另一端的茅草屋
生平去了第一趟的歐洲,看了很多的教堂與老街,印象深刻卻是在最後一天去了羊角村,讓我驚艷是在地球另一端也有茅草屋,這不是日本的獨有的遺產,也看到不同東方風格的建築形式,充滿一種寧靜且簡約的小鎮。
透過遊船讓我在最短時間看完這一個小鎮,不同形式的建築在搭配著茅草屋頂,充滿著一種現代與古代的混搭風格,經由溝渠的串聯成一幅有水、有綠、有設計的景色
- Nov 15 Tue 2011 08:42
瓜地馬拉的想像
沒想到我再來一次中美洲,在半年內就來兩次中美洲,去了三個國家,這一次來中美洲的的心臟-瓜地馬拉,去了好多地方幾乎把瓜地馬拉給走遍了,去兩個世界遺產-Tikal與 Antigua
,兩個是差很大的地方,一個古文明與一個西班牙古城,這個國家是一個被古文明的國家,也曾是被一個西班牙所統治的古城,很奇怪的組合的國家,看到是古文明所看到的地方與西班牙所看到的地方是差距很大了。
北方的Tikal是一個古文明的地方,看到是過去的馬雅人所看到的東西是自然資源的豐富,所以我看到penten的地方就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具備了動植物資源均是豐富。